1、要認同孩子的厭學情緒,實際上人們面對困難任務,感到厭煩和勞累是很正常的,不能因為厭就是錯的,實際上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完全喜歡上自己的工作,特別是那種被別人安排的工作。所以要首先肯定孩子的厭煩情緒,這樣會讓孩子在表達情緒時感覺到被肯定了。人們往往有一個錯覺,認為如果孩子表達對學習和老師的不滿情緒是不對的,如果孩子這樣想了,那么他可能就不容易做好,所以,一旦孩子冒出厭煩或不滿的情緒,家長和老師就趕緊進行思想教育:你這樣是不對的,怎么能抱怨學習呢?老師都是為你好啊,學習也是為了你自己??!這個回答其實有點流氓邏輯,看起來全是對的,但并沒有針對問題作出回答。孩子的問題是我很煩,那么解答就是如何才能幫助你不煩,而不是告訴你不應該煩。所以,如果要認同孩子的情緒的話,簡單點可以說:嗯。復雜點可以說:“看起來做作業是很煩”,甚至激進點說:“我也覺得做作業很煩”。有些人可能會擔心這樣會強化孩子的厭學情緒,但這種擔心是多余的。孩子只是得到認同而已,這會讓孩子覺得被理解了。
2、要肯定孩子的努力行為。無論孩子表達上多么厭煩,但總歸多少是會做一些作業的,所以家長要不失時機地回應這種努力,告訴他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。因為他沒有因為情緒上的不滿而放棄對任務的重視,他帶著壓力堅守在他的崗位。